首页

双女主调教

时间:2025-05-26 06:46:12 作者:山东校企共育实用型人才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48941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胡默达)环境保护如何促进民生健康,环境保护又如何加速经济发展,两者如何兼而有之?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多位院士齐聚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在太湖之滨无锡共同探讨“环境与发展”的前沿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将视角聚焦在“新污染物的基础研究与治理难点”上。他通过分享新污染物研究最新成果,指出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与民生健康福祉的重要影响。

  “典型的新污染物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等。近三年,新污染物治理两次入选十大前沿科学问题。”江桂斌表示,目前,新污染物的生产和排放多数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其在环境介质中的存量较高,社会大众对其危害缺乏足够认知,需引起重视。

11月5至6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多位院士齐聚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在太湖之滨无锡共同探讨“环境与发展”等前沿问题。图为论坛现场。潘旭临 摄

  “新污染物的毒性问题值得深入关注。比如,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增多,是否与新污染物存在关联?”江桂斌强调,新污染物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亟待加强基础研究,建立高效、准确的研究方法体系,使其成为新污染物管控的常规手段,以确保在新污染物上市前进行系统的筛选及科学的毒性评估。

  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从“双碳”背景下的陆地水文生态切入,在论坛上详述了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他呼吁,社会各界需重视和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相互作用的关系,聚焦城市化等“双碳”问题。

  “当前,中国城市地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总量的比例在80%左右,主要来源于城市经济、城市建筑和城市交通等领域的人类活动。”夏军建议,通过多渠道多手段的城市科学规划和管理,能有效实现总体碳减排目标,同时带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11月5至6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多位院士齐聚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在太湖之滨无锡共同探讨“环境与发展”等前沿问题。图为《中国环保行业ESG发展报告(2024)》发布。潘旭临 摄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上,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对外发布《中国环保行业ESG发展报告(2024)》。从近三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情况来看,环保行业上市公司的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ESG信息披露率由26.7%上升到42.2%,整体呈现较快增长趋势。

  据悉,本届论坛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主题为“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环境与发展论坛”于2005年由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创办,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交流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央气象台:寒潮将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适用于线上接受互联网平台发布的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工作任务,按照平台要求提供平台网约服务,通过劳动获取劳动报酬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其中,个人依托互联网平台完全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适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两个指引供平台企业和平台用工合作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时参考。

8条自驾游公路可览河北最美风景

吹着晚风,追着晚霞,跟随如织的人群,记者走进啤酒节会场,映入眼帘的主舞台以“青啤品牌IP”与“淄博城市IP”为核心设计,打造了独属啤酒节的潮玩“音乐会”,让人大饱眼福的同时,更大饱耳福。而在彩灯闪烁的广场上,随处可见人们举杯相庆的欢乐场景,消费者们操着全国各地的口音,这其中,就有专程从江苏赶来的蒋先生。

寒潮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中东部地区将有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我们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遵循。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操弄是两岸旅游恢复正常的真正障碍

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高凯)近日,改编自范小青提名“茅盾文学奖”、获得“紫金山文学奖”的小说《赤脚医生万泉和》,范小天执导的电影《我的爱流水如歌》,在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电影市场展映,并亮相“《中国电影蓝皮书》《中国电视剧蓝皮书》首发式暨电影《我的爱流水如歌》全球首发”国际学术论坛,以中国乡村赤脚医生和50年变迁温暖而又忧伤的故事感动观众。

江西首台出口海外盾构机成功下线 开挖直径达9.48米

据了解,去年以来,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与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两地园区互设协同发展园,以“广东湛江制造基地+东盟国家出口加工基地”等形式强链补链延链,合作共建有序连接、高效畅通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探索创建中越双循环经贸合作区,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